個人簡介
孔建華 ,男,(1926年——2011),河南省中牟縣人。 1948年從事專業文藝工作,曾掌握過多種樂器,之後專攻笛子,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民族管樂學會會長、武漢市文聯委員、武漢市音樂家協會理事,武漢歌舞劇院笛子演奏家。五十年代他把嗩吶的循環換氣法移植於竹笛,並第一個在中國竹笛上安裝了調音套管,解決了笛子隨溫差而變化的音準問題,另外他還自製了倍低音笛、塤和超短笛等,他還對湖北隨縣出土的兩千多年前的篪進行了科學的考證和複製並使其發出了悠揚的旋律。 四十年來他除了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劇場演出外,還經常深入到工礦、農村、部隊,為廣大民眾演出, 還曾多次隨中國藝術團出訪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高棉、朝鮮、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魔笛”。 他創作了數十首笛子曲,其中《故鄉的回憶》曾在全國評為優秀曲目,並載入建國卅周年優秀笛子曲集。發表有《笛子問答》、《笛子演奏法》等文章和教材。 他曾先後擔任過武漢歌舞劇院、湖北藝術學院,湖北省歌舞 團,湖北省戲校、武漢市戲校的笛子教師,培養了大批專業和業餘的學生。
2011年7月8日凌晨,我國一代笛子宗師、中原笛樂創始人、著名音樂教育家孔建華先生因病在武漢逝世,享年86歲。 物生平 玉笛聲聲黃鶴歸王同譬——評著名笛子演奏家孔建華 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聞笛曲“梅花落”有感而賦的千古絕句。數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總是興致勃勃的把玉笛與黃鶴緊緊相連。如“姐妹花”、“並蒂蓮”。特別是自1985年黃鶴樓復建以來,在金樓銀燈的上空朝朝暮暮都在播放著悠揚動聽的中國傳統音樂,其中笛曲占有相當顯著的地位,而著名笛子演奏家孔建華先生的演奏往往使遊客傾聽而止步。黃鶴樓地處中原,人傑地靈,勝景名曲交相輝映,親臨其境,探幽尋古聆聽清音,真是莫大的享受。孔建華是武漢歌舞劇院一級演奏員。著名笛子演奏家。他的名字隨著他的笛聲而享譽中外。作為中國人民的文化使者,他曾多次參加中國藝術團出訪過日本、朝鮮、澳大利亞,紐西蘭,高棉、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魔笛”。 在藝術上他廣收博納,以中原為本,兼取各派之精華,形成了旺有委婉抒情,又有激越奔放,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他的演奏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流暢的音樂語言,濃厚的戲劇色彩,充沛的感情激流。所以聽他的演奏能夠總使人感到有血有肉,形象生動,感人至深。五十年代他把嗩吶的循環換氣法移植於笛,在演奏高難度的特長音時達到了“音容雙絕,天衣無縫”,被香港音樂家贊為“一絕”。同時,他那落落大方的舞颱風度,也使不少同行為之傾倒。孔建華是在掌握了豐富的民間音樂基礎上又吸收了各派笛子技藝之長,獨僻蹊徑,成為中原笛派的傑出代表。在60年的藝術生涯中,孔建華集創作、演奏,樂改、教學於一身。他創作了大量優秀笛子獨奏曲。其中尤以他的代表作《故鄉的回憶》、《黃鶴歸來》、《江河情》最為完備。各自體現著孔建華中原笛派的不同藝術風貌。《故鄉的回憶》創作於1961年。他為一個劇本搞音樂設計,劇中人的悲歡離合,強烈的撞擊著他的心弦,他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於是他根據最熱悉的豫劇音樂“抬花轎”、“慢二八”等為素材加以取捨、提煉發展而成。樂曲時而激越酣暢,時而如泣如訴,明暗對比,大起大落,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回憶”的複雜情感。由於他的功底紮實,加之音樂語言通俗暢曉,演奏時聲情交融,聽來氣韻琳漓,如同心聲之流淌,達到了高度的完善。使聽眾得到了完美的藝術享受。 1963年孔建華在香港演出《故鄉的回憶》,香港報紙上說:“聽了孔建華的笛子演奏像聽一部交響樂一樣,蘊藏著豐富的內涵。”此曲演出卅餘年,但久演不衰,仍有強烈的舞台效果,建國卅周年被全國評為優秀曲目。如果說《故鄉的回憶》是紮根於河南泥土之中,粗獷,奔放有著濃郁的地方色彩的話,那么被稱作《故鄉的回憶》姐妹篇的《黃鶴歸來》,卻有著鮮明的傳境音樂風格,古樸、典雅。“黃鶴樓”與“岳陽樓”、“滕王閣”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屢毀未建,令人十分遺憾,當 1980年重建黃鶴樓的訊息在報上發表後,孔建華激動之情不能抑制,心潮翻滾,自詠道:“玉笛有情伴黃鶴,樓毀鶴去我奈何,欣聞復掛心飛動,卅年夙願賦新歌”。在這種創作激情驅使下,他創作了《黃鶴歸來》這首動人的笛曲。這首笛曲借鑑歷史悠久的漢劇音樂為素材,揉進古老而典雅的江南絲竹,使樂曲古樸,清新,別具一格。樂曲共分四段;一,江上晨曦;以悠揚的散板長音和靜中寓動的吐音,把聽眾帶進規定的情景:晨霧籠江,東方欲曉,水鳥在江面掠過,清脆鳴叫,它喚醒了沉睡的江城。二、雲繞江樓;如歌的旋律描繪出金樓,白雲,藍天與青山綠水交相生輝的美畫圖景,五聲民族調式的交替出現,南方曲笛的吹奏風格,給人以飄逸,瀟灑之感。三、萬物競秀;髓躍的小快板,活潑的切分音,二拍三拍的交替出現,增添了樂曲的活力與動感。四、黃鶴凌雲,這是樂曲的高潮,它描繪了黃鶴由鳴叫、起舞、展翅以及凌空翱翔。最後又再現了金樓玉頂。這樣一副美麗的畫卷,既不是美術家揮毫,也不是詩人在吟誦,是孔建華用一支竹笛維妙維肖地描繪出一副江城金樓的美景。他為演奏好這首曲子,運用了多種吹奏技巧,如快速琵音、長音循環換氣,弱音控制,以及三、四度雙打音等高難度技巧。有不少同行對此曲讚不絕口說:這首曲子“意境深,處理細,技巧高”。孔建畢生於黃河岸,長在長江邊,是這稱著於世界的兩大巨流的豐厚乳汁哺育了這位藝術家。江河有情人有情,兩情相依情意濃,孔建華不遺餘力地為江河兩岸的人民作出了全智全能的奉獻,直至年逾花甲,還念念不忘長江黃河。他晚年的笛子協奏曲《江河情》,以其豐富的內涵,磅礴的氣勢,深沉的情感,完美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多年來欲向人們訴說的肺腑之言。它好像是孔建華5o年來耕耘於藝術長廊的敘事詩,又好似用濃重的鄉音在向友人傾訴著什麼?不難辨出曲中有伴隨奮進的號角,有幸福的回憶,美妙的歌詠以及攀登的腳步聲。尾部把樂曲推向高潮, 把全部胸臆匯入洶湧澎湃的江河之中,曲終而意未盡,思緒仍在隨訌河東流奔騰。《江河情》在音樂素材的運用上作者也別具匠心,他把長江邊上荊州地區跳躍活潑的民歌,與黃河南岸的曲劇唱腔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又加進笛子的各種技巧。並把梆笛、曲笛綁在一起吹奏,既表現了高亢,嚎亮,熱烈奔放的梆笛特色,又發揮了深沉、抒情,渾厚,內在的曲笛功能。由於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段,所以才使得這首樂曲形式與內容,技巧與藝術達到了完美的統一。除了他的代表作“三部曲”之外,他還創編了包括各種題材、各種風格的大量優秀作品,如描寫江南水鄉如歌似畫的《江漢平原風光好》。鏗鏘有力、熱情奔放的《沸騰的工地》以及柔美抒情的《小河淌水》、《月夜》等等。曾經有人不解的問:“孔建華頭腦里怎么有那么多好旋律,一吹一個曲子”。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尋根問底。 1926年10月孔建華出生在河南省中牟縣晶店村。父親是一位國小音樂教師,善彈風琴,叔父善於吹笛弄簫。這樣的家庭環境,給予具有音樂天賦的蒙童的心靈以極大的啟迪。河南省有戲劇之鄉的美稱,豫劇,曲劇,越凋、墜予以及民歌、民族樂器非常豐富,也非常普及 ,幾乎人人會唱,人人會哼。他耳濡目染,薰陶滲透,耳音特好,旋律過耳立可效仿,直到今天,他在童年聽過的越調戲唱段,還是聯歡會上的保留節目。他吹笛子、拉板胡、彈風琴、上台演戲無所不能,這些對他以後的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48年這位能拉善唱的青年人毅然投奔了專業劇團,從此開始了他藝術領域的新紀元。他如虎添翼,滿懷激情的鑽研技藝,象海綿吸水一樣的向同行們求教。湖北武漢是孔建華的第二故鄉,他對湖北的民間藝術非常熱愛,尤其是民間音樂,他利用劇團下鄉演出的機會,孜孜不倦的訪問藝人蒐集民間音樂,他走遭了江漢平原、鄂西、鄂南、鄂東等廣大地區。天沔花苡,東路花鼓、恩施民歌都是他創作的素材,他說:“萬物離不開土壤,音樂藝術也同樣需要紮根於人民之中,在民眾中吸取營養”。正因為他有堅實的民族民間音樂墓礎,所以創作起來得心應手。在掌握多種樂器的基礎上專攻笛子,經過廣泛吸收,艱苦磨鍊,刻意求精,終於攀登於藝術高峰,成為傑出的笛子表演藝術家,他的名字已載入《中國藝術家詞典》。在樂器改革方面他作過重大貢獻。五十年代初,他在竹笛上安裝了調音套管,解決了笛子隨溫差而變化的音準問題,現在這種笛子已被全國各大樂器廠所採用,已普及全國。另外他還自製了倍低音笛;塤和超短笛等,他還對湖北隨縣出土的兩千多年前的篪,進行了科學的考證和複製,並使其發出悠揚的旋律。 孔建華不但是一位演奏家,也是一位作曲家、教育家。40年來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笛子演奏人材,可謂“桃李滿天下”。這些學生有些是音樂院校的教授或講師,有的是藝術團體的演奏家。報紙上曾以《授業傳道、堪稱表率》為題發表了盛讚他教徒高風的文章。他在50年代撰寫發表的長篇文章《笛子問答》,率先系統地綜合了笛子的各種技巧,對笛子的普及、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孔建華雖然已65歲了,但仍孜孜不倦的著書立說,總結經驗,而且有時還要應邀登台演出。從1990年開始他又在研究一項新課題,他和武漢市兒童醫院,武漢市江岸區紅十字會聯合舉辦的“笛療班”,就是讓兒童吹笛治療支氣管哮喘病,經過第一療程治療,療效顯著,現正在發展之中。1991年3月22日老年文匯報報導:“65歲的孔建華不僅在藝苑辛勤耕耘,碩果纍纍,而且又在醫苑內開拓新領域,寓醫于樂,吹笛治病,他的事跡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其中笛子循環換氣的技巧也是他研究出來的!
人物生平
玉笛聲聲黃鶴歸王同譬——評著名笛子演奏家孔建華
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聞笛曲“梅花落”有感而賦的千古絕句。數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總是興致勃勃的把玉笛與黃鶴緊緊相連。如“姐妹花”、“並蒂蓮”。特別是自1985年黃鶴樓復建以來,在金樓銀燈的上空朝朝暮暮都在播放著悠揚動聽的中國傳統音樂,其中笛曲占有相當顯著的地位,而著名笛子演奏家孔建華先生的演奏往往使遊客傾聽而止步。黃鶴樓地處中原,人傑地靈,勝景名曲交相輝映,親臨其境,探幽尋古聆聽清音,真是莫大的享受。孔建華是武漢歌舞劇院一級演奏員。著名笛子演奏家。他的名字隨著他的笛聲而享譽中外。作為中國人民的文化使者,他曾多次參加中國藝術團出訪過日本、朝鮮、澳大利亞,紐西蘭,高棉、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魔笛”。
在藝術上他廣收博納,以中原為本,兼取各派之精華,形成了旺有委婉抒情,又有激越奔放,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他的演奏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流暢的音樂語言,濃厚的戲劇色彩,充沛的感情激流。所以聽他的演奏能夠總使人感到有血有肉,形象生動,感人至深。五十年代他把嗩吶的循環換氣法移植於笛,在演奏高難度的特長音時達到了“音容雙絕,天衣無縫”,被香港音樂家贊為“一絕”。同時,他那落落大方的舞颱風度,也使不少同行為之傾倒。孔建華是在掌握了豐富的民間音樂基礎上又吸收了各派笛子技藝之長,獨闢蹊徑,成為中原笛派的傑出代表。在60年的藝術生涯中,孔建華集創作、演奏,樂改、教學於一身。他創作了大量優秀笛子獨奏曲。其中尤以他的代表作《故鄉的回憶》、《黃鶴歸來》、《江河情》最為完備。各自體現著孔建華中原笛派的不同藝術風貌。《故鄉的回憶》創作於1961年。他為一個劇本搞音樂設計,劇中人的悲歡離合,強烈的撞擊著他的心弦,他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於是他根據最熱悉的豫劇音樂“抬花轎”、“慢二八”等為素材加以取捨、提煉發展而成。樂曲時而激越酣暢,時而如泣如訴,明暗對比,大起大落,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回憶”的複雜情感。由於他的功底紮實,加之音樂語言通俗暢曉,演奏時聲情交融,聽來氣韻琳漓,如同心聲之流淌,達到了高度的完善。使聽眾得到了完美的藝術享受。 1963年孔建華在香港演出《故鄉的回憶》,香港報紙上說:“聽了孔建華的笛子演奏像聽一部交響樂一樣,蘊藏著豐富的內涵。”此曲演出卅餘年,但久演不衰,仍有強烈的舞台效果,建國卅周年被全國評為優秀曲目。如果說《故鄉的回憶》是紮根於河南泥土之中,粗獷,奔放有著濃郁的地方色彩的話,那么被稱作《故鄉的回憶》姐妹篇的《黃鶴歸來》,卻有著鮮明的傳境音樂風格,古樸、典雅。“黃鶴樓”與“岳陽樓”、“滕王閣”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屢毀未建,令人十分遺憾,當 1980年重建黃鶴樓的訊息在報上發表後,孔建華激動之情不能抑制,心潮翻滾,自詠道:“玉笛有情伴黃鶴,樓毀鶴去我奈何,欣聞復掛心飛動,卅年夙願賦新歌”。在這種創作激情驅使下,他創作了《黃鶴歸來》這首動人的笛曲。這首笛曲借鑑歷史悠久的漢劇音樂為素材,揉進古老而典雅的江南絲竹,使樂曲古樸,清新,別具一格。樂曲共分四段;一,江上晨曦;以悠揚的散板長音和靜中寓動的吐音,把聽眾帶進規定的情景:晨霧籠江,東方欲曉,水鳥在江面掠過,清脆鳴叫,它喚醒了沉睡的江城。二、雲繞江樓;如歌的旋律描繪出金樓,白雲,藍天與青山綠水交相生輝的美畫圖景,五聲民族調式的交替出現,南方曲笛的吹奏風格,給人以飄逸,瀟灑之感。三、萬物競秀;髓躍的小快板,活潑的切分音,二拍三拍的交替出現,增添了樂曲的活力與動感。四、黃鶴凌雲,這是樂曲的高潮,它描繪了黃鶴由鳴叫、起舞、展翅以及凌空翱翔。最後又再現了金樓玉頂。這樣一副美麗的畫卷,既不是美術家揮毫,也不是詩人在吟誦,是孔建華用一支竹笛維妙維肖地描繪出一副江城金樓的美景。他為演奏好這首曲子,運用了多種吹奏技巧,如快速琵音、長音循環換氣,弱音控制,以及三、四度雙打音等高難度技巧。有不少同行對此曲讚不絕口說:這首曲子“意境深,處理細,技巧高”。孔建畢生於黃河岸,長在長江邊,是這稱著於世界的兩大巨流的豐厚乳汁哺育了這位藝術家。江河有情人有情,兩情相依情意濃,孔建華不遺餘力地為江河兩岸的人民作出了全智全能的奉獻,直至年逾花甲,還念念不忘長江黃河。他晚年的笛子協奏曲《江河情》,以其豐富的內涵,磅礴的氣勢,深沉的情感,完美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多年來欲向人們訴說的肺腑之言。它好像是孔建華50年來耕耘於藝術長廊的敘事詩,又好似用濃重的鄉音在向友人傾訴著什麼?不難辨出曲中有伴隨奮進的號角,有幸福的回憶,美妙的歌詠以及攀登的腳步聲。尾部把樂曲推向高潮, 把全部胸臆匯入洶湧澎湃的江河之中,曲終而意未盡,思緒仍在隨訌河東流奔騰。《江河情》在音樂素材的運用上作者也別具匠心,他把長江邊上荊州地區跳躍活潑的民歌,與黃河南岸的曲劇唱腔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又加進笛子的各種技巧。並把梆笛、曲笛綁在一起吹奏,既表現了高亢,嚎亮,熱烈奔放的梆笛特色,又發揮了深沉、抒情,渾厚,內在的曲笛功能。由於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段,所以才使得這首樂曲形式與內容,技巧與藝術達到了完美的統一。除了他的代表作“三部曲”之外,他還創編了包括各種題材、各種風格的大量優秀作品,如描寫江南水鄉如歌似畫的《江漢平原風光好》。鏗鏘有力、熱情奔放的《沸騰的工地》以及柔美抒情的《小河淌水》、《月夜》等等。曾經有人不解的問:“孔建華頭腦里怎么有那么多好旋律,一吹一個曲子”。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尋根問底。
1926年10月孔建華出生在河南省中牟縣晶店村。父親是一位國小音樂教師,善彈風琴,叔父善於吹笛弄簫。這樣的家庭環境,給予具有音樂天賦的蒙童的心靈以極大的啟迪。河南省有戲劇之鄉的美稱,豫劇,曲劇,越凋、墜予以及民歌、民族樂器非常豐富,也非常普及 ,幾乎人人會唱,人人會哼。他耳濡目染,薰陶滲透,耳音特好,旋律過耳立可效仿,直到今天,他在童年聽過的越調戲唱段,還是聯歡會上的保留節目。他吹笛子、拉板胡、彈風琴、上台演戲無所不能,這些對他以後的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48年這位能拉善唱的青年人毅然投奔了專業劇團,從此開始了他藝術領域的新紀元。他如虎添翼,滿懷激情的鑽研技藝,象海綿吸水一樣的向同行們求教。湖北武漢是孔建華的第二故鄉,他對湖北的民間藝術非常熱愛,尤其是民間音樂,他利用劇團下鄉演出的機會,孜孜不倦的訪問藝人蒐集民間音樂,他走遭了江漢平原、鄂西、鄂南、鄂東等廣大地區。天沔花苡,東路花鼓、恩施民歌都是他創作的素材,他說:“萬物離不開土壤,音樂藝術也同樣需要紮根於人民之中,在民眾中吸取營養”。正因為他有堅實的民族民間音樂墓礎,所以創作起來得心應手。在掌握多種樂器的基礎上專攻笛子,經過廣泛吸收,艱苦磨鍊,刻意求精,終於攀登於藝術高峰,成為傑出的笛子表演藝術家,他的名字已載入《中國藝術家詞典》。在樂器改革方面他作過重大貢獻。五十年代初,他在竹笛上安裝了調音套管,解決了笛子隨溫差而變化的音準問題,現在這種笛子已被全國各大樂器廠所採用,已普及全國。另外他還自製了倍低音笛;塤和超短笛等,他還對湖北隨縣出土的兩千多年前的篪,進行了科學的考證和複製,並使其發出悠揚的旋律。
孔建華不但是一位演奏家,也是一位作曲家、教育家。40年來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笛子演奏人材,可謂“桃李滿天下”。這些學生有些是音樂院校的教授或講師,有的是藝術團體的演奏家。報紙上曾以《授業傳道、堪稱表率》為題發表了盛讚他教徒高風的文章。他在50年代撰寫發表的長篇文章《笛子問答》,率先系統地綜合了笛子的各種技巧,對笛子的普及、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孔建華雖然已65歲了,但仍孜孜不倦的著書立說,總結經驗,而且有時還要應邀登台演出。從1990年開始他又在研究一項新課題,他和武漢市兒童醫院,武漢市江岸區紅十字會聯合舉辦的“笛療班”,就是讓兒童吹笛治療支氣管哮喘病,經過第一療程治療,療效顯著,現正在發展之中。1991年3月22日老年文匯報報導:“65歲的孔建華不僅在藝苑辛勤耕耘,碩果纍纍,而且又在醫苑內開拓新領域,寓醫于樂,吹笛治病,他的事跡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其中笛子循環換氣的技巧也是他研究出來的!